2009/1/4/09:32 来源:杭州日报
今年起,药店将禁售保健食品,甚至普通食品冒充药品的“山寨药”。同时,药店在销售药品、食品、药妆及洗化产品时,均须向顾客出具一份详细的产品档案。
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去年年末下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》,明令禁止药店继续经营与药品包装相似、与药品同名或者名称相仿、宣传功能主治的非药品类产品。
调查:“山寨药”进药店
食品、手机有山寨版的,如今药品也遇到了竞争对手——“山寨药”。
“念慈菴川贝枇杷膏”是许多人感染风寒引起咳嗽时常常选用的药品。蒋女士在一家药店买回了这种药。回家后拆包装时才发现,原来营业员给她的是“香港念菴堂川贝枇杷膏”,虽然外包装与“念慈菴”极其相似,但通过仔细比较发现,这盒名为“香港念菴堂川贝枇杷膏”,产地不是香港而是江西南昌,外包装上也没有“OTC”标志,取而代之的是“保健食品”的字样。
杭州民生集团副总裁裘自良说,“山寨药”实在太多了!我们的拳头产品“21金维他”自品牌创立以来,就不断出现山寨版产品。经初步统计发现,在全国深圳、上海、江西、安徽等15个省市都发现了仿冒我们产品的山寨货,有20多个产品,比如“新21金维他”、“21维他”、“21金维也”等。
据从事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士透露,那些生产“山寨药”的保健品厂家,主要是通过在产品外观上造成视觉盲区,使用功能性语言,或暗示对疾病有疗效的宣传语等方式,让消费者混淆视线。
真相:“山寨药”并不是药
到底什么是“山寨药”呢?
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认为,“山寨药”有三种含义:一是本身是药品,但在包装、品名上,仿造知名大品牌。二是有“消”、“食”、“妆”、“防”字等批号的产品,它们本身不是药品,没有疗效,但粗看上去与药品十分相似,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。三是什么批号都没有,但冒充品牌药物出售,这类产品就可视为假冒伪劣了。
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并不认同“山寨药”这个说法。从本质上讲,“山寨药”并不是药,因为它所获得的批号并不是“国药准字”的。
包装:披上“保健品”外衣
记者调查发现,“山寨药”鱼目混珠的伎俩还真不少:有的包装酷似,有的名字音同字不同。像“金嗓子喉片”、“皮炎平”等名牌产品,都有“山寨版”。
在杭州市区的个别药店里,记者就发现了几种傍名牌的药品。有一种和“急支糖浆”极为相似的“精急支糖浆”,其外包装上同样印着保健食品的字样。还有和“999皮炎平”相似的“666皮炎平”,是由河南南阳一家保健品公司生产的,包装盒上只有卫生许可证号。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厂家的工作人员,对方也明确表示他们生产的皮炎平是保健品,而不是药品。
“这些‘山寨药’都有一个共同点,即外包装都与“国药准字”的正牌药品酷似,并且有服用方法,有说明书。”市区一家药品零售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,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这些“山寨药”多是“食”字号产品(表明是食品)、“消”字号产品(表明是消毒卫生用品)以及“健”字号产品(表明是保健用品)。
“山寨药品”是如何摆上药店柜台的呢?据工商部门介绍,这些“山寨药”都有合法身份,均是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合法食品或保健食品。因为与严格的药品审批程序相比,其他文号的审批相对简单些。一些厂家就打起了擦边球,注册了食品或保健食品。
规定:所有产品须建台账
《通知》规定,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无批准证明文件、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、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名以及厂址无中文标志的产品;不得经营与药品包装相似、与药品同名或者名称相仿、宣传功能主治的非药品类产品。
今后,凡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所有产品(特别是非药品类产品),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,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,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志,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,如实记录产品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、进货时间等内容。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。
另外,药店在销售药品、食品、药妆及洗化产品时,均须向顾客出具一份详细的产品档案,其中要包括产品名、规格、批次、数量、生产厂商、价格等内容,便于销售者、使用者,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产品的安全性开展调查、追溯。
药监部门提醒消费者:在购药时一定要到正规的药店买药,一定要认准“国药准字号”。如果买到了假冒伪劣药品,可及时向药监部门投诉。只要发现情况属实,就会做出处罚。